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

电销系统外呼软件不能说那些话,电销外呼软件禁用话术清单

电销外呼软件严禁使用诱导高频拨打的表述,如“每天可打1000通电话不封号”或“绝对防封”。这类话术不仅违反运营商对高频呼叫的管控政策(单日外呼超30次即可能触发封号机制),还可能涉及虚假宣传。例如,部分系统宣称通过“线路轮换”规避监管,实则仍存在投诉封停风险,且可能被认定为骚扰行为。承诺“100%接通率”“保证成交”等夸大效果的语言,易引发客户投诉并触发法律风险。

侵犯隐私与数据违规

电销系统外呼软件不能说那些话,电销外呼软件禁用话术清单

任何涉及非法获取或使用的表述均属禁用话术,例如“我们掌握了您的精准资料”“通过特殊渠道获取您的电话”。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29条,未经用户同意收集、使用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,电销中若提及“内部数据”“黑名单过滤”等未授权操作,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。合规做法应明确告知信息来源,如“您此前在XX平台留资过相关需求”。

虚假身份与误导性话术

冒充权威机构或虚构身份是高压线,例如“我是银行/银联客服”“您的POS机已被停用需更换”。此类话术常见于POS机推销和贷款业务,实际可能构成诈骗。央行明令禁止电销POS机时虚构政策威胁客户,如谎称“费率上调”或“机器停用”。合规话术需真实标明企业身份,例如“我是XX公司顾问,为您提供金融服务参考”。

敏感词与违规营销

禁用话术清单需包含法律明令禁止的词汇:一是绝对化表述如“国家级”“最优”“第一”,违反《广告法》;二是金融类误导词汇如“稳赚不赔”“高额返利”;三是医疗保健类断言如“根治”“绝对有效”。AI质检系统可实时拦截此类词汇,例如某金融企业通过语义分析将敏感词违规率从18%降至1.2%。话术设计应聚焦产品功能而非效果担保,例如“我们的产品具备XX功能,可帮助您解决XX问题”。

威胁与强迫交易

任何带有胁迫性质的话术均不可使用,例如“不办理会影响征信”“今天不买明天涨价”。这类话术不仅违反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16条(禁止强制交易),还会引发客户投诉。电销POS机常见套路如“不换机就注销账号”,已被央行列为重点打击行为。合规沟通应尊重客户选择权,例如“建议您了解后再决定,我们随时为您服务”。